每年的12月5日,是世界土壤日,为保护土壤生命力,维护土壤多样性,倡导土壤资源的可持续性而设立。
脚下的这片土地,连系着地球亿万年的自然生息,花草树木的四季,鸟兽虫鱼的繁衍,人类文明的发展,都依附于土壤的力量。我们与其共生,并共存于的地球。
陶瓷,则是人类与土壤久远且亲密的相濡以沫。
乾唐轩匠人手工上釉
土,生万物者
土壤,地球的外衣,万物生灵的根基。
事实上,即便在理想条件下,每一厘米厚土壤的形成,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。
日升月落之间,森林、草原、湿地,一一出现,陆地焕发生机。一切准备就绪,才有人类的出现以及文明的发展。
图片来自 https://www.climatechangenews.com
受气候、植被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,土壤中腐殖质和矿物质含量的配比有所差异,土壤类型千差万别。
陶土和瓷土,是属于自然的恩赐,分布在疆域辽阔的华夏大地,共同塑造了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。
陶瓷是人类与土壤最直白的亲密接触,土经过火的魔法,变成生活的器具和艺术点缀。
乾唐轩陶瓷摆件,匠人手工绘纹
陶器,瓷器
火的出现,改变了远古居民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,也为陶器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。距今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我们的古先民已掌握了制陶技艺。
陶土经过加工成型、高温焙烧,而成陶器。古时,陶器用于烹煮、盛放、储存食物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制陶工艺的精进,陶器也担当起装饰品的角色。
秦始皇的兵马俑是典型的陶制品,唐三彩则是色彩鲜艳的彩釉陶器。
乾唐轩泥料
瓷器脱胎于陶器,但不同于陶器。瓷器使用瓷土制成,质地比陶器细腻坚硬,吸水性较弱,外形美观,用途广泛。
宋代,汝瓷有五大名瓷之首的美誉,其釉被赞如“雨过天晴云破处”,明亮而细腻。
从新石器到新世纪,陶瓷一直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线上,实现一个时空与另一个时空的对话,记录着一段又一段生动的历史。
陶瓷与艺术
及至当代,陶瓷依然承担着质朴的生活用品和高雅的艺术作品的双重角色。
乾唐轩工艺礼品摆件
乾唐轩,初以仿唐三彩陶器为主,后结合唐三彩与交趾陶工艺,以传统为基,融合彩釉和喷绘技法,呈现艺术陶瓷的东方美学。
烹雪煮茶,存水盛酒。美,而近人;雅,而实用。
活瓷陶器系列
活瓷陶器系列,以陶土烧制,古朴釉色为表,呈现陶瓷的艺术之美。
其陶土取自沉淀了七千多年光阴的北辛土陶发源地,质地塑性良好,其釉色古朴,润而细。
取自自然土壤,延承传统手工精作,高温烧制,温润柔和、简实大方。饮茶之间,仿佛在与质朴无华的大地对话。
曜变系列 多福圆满1壶6杯1茶海
敬自然,惜万物。